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纲要 > 正文

十一五专项规划之新农村规划

 发布日期:2009年07月23日  作者:原创  点击数:3022次   资料来源:文山县发展和改革局

前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一个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的国家来说,要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关键要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农业不稳、农民不富、农村不强,势必影响全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文山县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之中。“十五”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把“三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增加农业投入,加大技术推广,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势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人口比重大,占全县总人口的26.97%;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三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四是农业科技水平低;五是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为此,对于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6.54%,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农业县,在“十一五”期间,更应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要思想贯彻好、落实好,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第一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基础

第一节“十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

“十五”期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全面系统地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三七特色产业、农特产品加工、粮食安全等工程,使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一是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十五”期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69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目标的141.5%,其中:一产业增加值为7.0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6.1%。完成农业总产值9.72亿元、比2000年增长0.76倍,年均递增5.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10元,比2000年增长0.6倍,年均递增9.5%。粮食总产量达1.27亿公斤,保证粮食的安全。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绩突出。种植业由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饲草三元结构转变,建成万亩石榴基地,蔬菜、辣椒、花生等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粮经比由2000年7.2:2.8调整为2005年的6.6:3.4。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等迅速兴起,工业园区建设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发展平台。

三是农业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因素。通过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较大提高,2005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5.2%。

四是水利基本建设开创新局面,生态环境建设掀起新高潮。“十五”期间,充分利用“扶贫三项大会战”、以工代赈、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等契机争取资金多渠道投入,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小(二)型水库5座,小坝塘2座,沟渠建设125.44km,小水窖9436口,管引工程398件,解决农村8.13万人2.3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8790亩,恢复灌溉26314亩,开工建设小河尾水库,全县水利化程度由“九五”11.8%提升到14.73%。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县主要是实施人工造林19.1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12.5万亩,林浆纸基地0.9万亩。新建沼气池17785口,抓好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和幼苗抚育,森林覆盖率达到41.8%(含灌木林)。

五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社会保障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脱贫步伐加快。到2005年,全县133个村委会实现三通(通路、通电、通电话),县乡公路总里程达0.24万公里;90%的行政村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卫生医疗预防保健网进一步完善。经过“十五”期间的扶贫攻坚,完成18个省重点扶持村、31个温饱村、81个小康示范村的建设,解决了5.2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

六是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民成为生产领域的投资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

第二节“十五”期间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重农政策已初见成效,但“三农”问题依然突出,特色产业不大不强,农民增收迟缓。多年来,我县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果断采取了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粮食生产等诸多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县农业产业调整步伐缓慢,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市场意识淡薄,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带动力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缓慢,2005年文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1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0.5%。全县1089个自然村中还有559个贫困村,27939贫困户,11.84万贫困人口,14253户绝对贫困户,5.99万绝对贫困人口。

二是我县经济发展困难,地方财力薄弱,工业发展滞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比重较大,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滞后,使我县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面临挑战。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文山县工业化水平低,是较为典型的农业县,财贫民困,虽然近几年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预算平衡难度大,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化程度较低,仅为14.73%,农业和农村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农村贫困面大,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突出,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困难,现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在以往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对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主要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己办,与城镇差距很大。农民就医难、子女上学难。

第三节“十一五”新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将相继出台,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二是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使我县从改革的后方推向开放的前沿,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文山州水、陆、空大交通格局即将建设完成,通边达海的大通道优势和近距离进出“两广”、越南的优势尽显,加之文山构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良好机遇,将对我县实施农产品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实现农产品大流通创造极好的条件。

三是“十五”期间,文山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工作,专门组建“文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办公室”,负责对全县大农口的工作进行规划、指导、监督和检查,并抽出精干力量对农业产业发展做好编制规划、计划、实施方案等工作,现《文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5—2010)年》已经通过州、县级有关专家评审通过,且《文山县县域经济规划(2004—2020)》已获得省级评审通过,两大规划的编制为我县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十五”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农产品营销和农民经纪人扶持和奖励办法》、《文山县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十一五”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是“十五”期间,我县农村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建设、科技推广等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通过培植、扶持、招商引资等方式,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参与产业开发的力量逐年增加,龙头企业和产销大户数量增长,实力不断壮大,竞争能力有所增强,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十五”期间全县“订单”农业发展迅速,市场网络体系逐步建立。县内农业产销组织化水平得到较快提升,文山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日渐增多,发达地区的客商到我县建立商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愿望十分强烈,农业合作领域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信息交流和互助增多,为我县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实现双赢互利创造了条件。

六是生物经济兴起为现代中医药产业开发提供了发展支持。我县可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资源优势,利用生物科技和以三七加工为主的中医药生产加工体系,发展三七为主的现代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开创产业发展新格局、创新农村经营新机制、构建公共服务新体系、建设村镇新面貌、塑造文明新风尚、健全民主管理新制度为主要任务,以解决农民群众基本生产、基本生活、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率先在全州实现小康社会。

第二节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紧紧围绕以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抓住国家今后一个时期加大、完善、强化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文山构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机遇,按照“一河、两区、四线、六产业生产力布局”,以建设“温饱村、小康村、和谐文明村”为依托,以自然村为单位,搞好规划,以整合资金、整合力量实施整村推进为方式,实施十大工程(产业支撑打造工程、农民增收促进工程、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基础设施夯实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社会事业发展工程、乡风文明建设工程、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管理民主推进工程、平安和谐创建工程),促进农村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主要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发展主要目标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达88亿元,年均递增12%以上。

——第一产业增加值达9.5亿元,年递增5%以上。

——城镇化水平提高15.5个百分点,达到51%。

——农业总产值达12.9亿元,年递增5.82%。

——农民人均纯收入2770元,年递增10%以上。

——粮食总产量13570万公斤,年均增长1.49%

——森林覆盖率达38%,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水利化程度提高15.27个百分点,达到30%。

——乡镇企业总产值44.68亿元,年均增长10.99%。

——全县总人口达到4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

——在全县1087个自然村中选择有条件的153个村建设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相对贫困人口控制在1万人以下。

第三章主要任务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夯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折不扣的认真贯彻落实对“三农”的各项扶持政策,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为中心任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培育支撑产业,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做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产业支撑打造工程

培育支撑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问题,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整合农村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逐步建立起现代农业的示范样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化农业组织形式,初步建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解决千家万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高起点、大规模、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增长产业链,将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抓住国家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积极争取实施粮种补贴、粮食安全综合示范区等建设项目,稳定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到2010年粮食面积稳定在54万亩左右,产量达13570万公斤。

二、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

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增收调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辣椒、优质稻、马铃薯、烤烟、三七、冬早蔬菜、林浆纸。重视发展畜牧业,建设饲草基地,养殖优良生猪、小耳朵猪、肉牛、奶水牛、山羊等。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壮大名特优水产养殖产业化开发。

实现烤烟生产向最适宜区转移和种烟能手集中,发展市场需求大的香料烟、白肋烟,将文山县建成国际型烟叶的重要主产区。围绕沿海大中城市供应、扩大外销和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蔬菜、无公害蔬菜、野生食用菌,加快建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以制糖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加快订单生产,实施万亩“双高”甘蔗栽培。加快做大石榴、花椒、干果等经济林果(木)产业。

三、推进三七等生物药材的规模化种植

根据我县土地、气候特点,围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抓好特色产业的开发。稳健发展三七、半夏、红豆杉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将我县建成全省重要的生物药物生产基地。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组织实施三七GAP和JAS规范化种植,实现三七种植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广泛开展半夏野生驯化和大面积推广种植,开发生物药剂系列产品。引进科研单位,签定购销合同,实施红豆杉工业原料基地建设。

四、千方百计培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以三七产业园区为平台、大力利用先进适用的制剂技术,加快开发三七药品、保健食品及日用化工产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形成企业+基础+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利用外资企业到我州建林浆纸加工厂及基地的时机,积极配合外商在我县发展林浆纸生产原料基地。培育壮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第二节农民增收促进工程

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稳定土地承包,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征地的货币补偿机制,用好用活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切实维护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

抓住国家投资建设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的机遇,有重点选择一批区域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大的小城镇,进行扶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城镇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的特点,努力把我县开化镇建成综合型小城镇,平坝、古木、小街、老回龙建成特色产业型小城镇,马塘、追栗街建成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德厚建成市场带动型小城镇,提高城镇化率,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

第三节扶贫开发攻坚工程

抓住我县被列为全省扶贫开发机制试点县的良好机遇,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开发方针,紧紧围绕“解决贫困群众温饱、稳定脱贫、加快致富、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以温饱村为基础,和谐村为发展动力,小康村为发展目标,调整思路,突出重点,区别不同贫困对象,整合各类资金,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推进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以整村推进和产业扶贫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村、温饱村、小康村建设,对缺乏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调整结构,争取扶贫贷款资金,扶持农村群众发展经济,发放小额信贷,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通过集中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提高扶贫开发效率,“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153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相对贫困人口控制在1万人以下,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第四节基础设施夯实工程

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土培肥,提高农田耕地质量,继续抓好乡村道路、农村小水电、地方气象服务体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按照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结合县情,走节约用水之路,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坡改梯、中低产农田地的改良,搞好土地整治。实施蓄水、引水、节水灌溉、人畜饮水、防洪和水土保持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加快水库和坝塘的渠系配套建设,努力提高全县水利化程度。按照安全饮水标准,建设小水窖、水池,管引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按照轮作要求逐年建设烟水配套工程,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面貌,积极推进电气化建设及以电代柴进程。

二、加强农村道路建设

公路建设以提高等级为主,加快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的提升改造步伐,力争到2010年行政村公路通等级率达100%,乡村公路通油率达100%,从根本上解决交通不畅的状况。加快发展文山县城二环路建设,形成以文山城区为中心连接茶(安)平(坝)路经开化镇西山、干河至文(山)马(关)线、连接文(山)马(关)线经攀枝花下河冲至文(山)船(头)线、连接文(山)船(头)线至文(山)砚(山)二级路到东山、再连接东山至文(山)平(远)线环线,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展两翼奠定基础。

三、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工程

紧紧围绕为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服务,提升气象“三满意服务”质量。建设气象哨、人工增雨作业点、人工防雹作业点、气象地质灾害检测预报多媒体通讯网、农业产量预测系统等气象服务体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高质量的为“三农”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着力打牢基础。

第五节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事关我县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工作。“十一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主要以恢复森林植被、农村面源点治理、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治理石漠化为重点,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经济效益,治理与开发并重,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38%。

一、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严格土地管理制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基本农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完善土地市场,建立集约用地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建立和完善生态林、水源林补偿机制。大力开展农村沼气池建设,保护森林植被。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管理政策,着力推动工业、建筑业节能节材,建立能源多元化供应体系,注重太阳能等新能源、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切实抓好石漠化治理工程、退耕还林、盘龙河生态防护林建设、重要水源涵养保护工程和山区生态绿化工程,构建文山生态屏障。

二、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加大对农村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源,新建城镇垃圾处理设施,防治农药、化肥、薄膜污染,加大对柴堆、粪堆、草堆的处理,使农村环境有较大改善。

第六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一、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进一步深化综合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和办学机制,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解决农民“上不起学”的问题、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三教统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立德育基地、勤工俭学项目;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重视发展特殊教育,成人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后备力量。

二、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挖掘民族文化,加快乡村文化站及体育设施建设步伐,扩大电视覆盖面,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三、积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力争2008年底前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以上。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设施基本齐全、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医疗覆盖率,完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认真贯彻基本国策,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推进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

四、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的保障。逐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基本医疗,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研究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施社会救助。

第七节乡风文明建设工程

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增强诚实守信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第八节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按照规划先行、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的要求推进村庄整治和建设。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村容脏乱差、房屋破旧散和农村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的落后状况。进行改水、改厕、改灶、改电、改路等。对全县农村的危房进行改造,每年实施杈杈房、垛木房、破烂房等危房改造100户,到2010年全部消除杈杈房、垛木房、破烂房,努力改变村容村貌。

第九节管理民主推进工程

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建村党支部活动室,健全党支部,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带头作用。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和提高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

第十节平安和谐创建工程

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社会稳定的工作方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施政法系统的基层建设项目,推进等级化管理,严厉打击犯罪,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依法治县、以德治县。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坚决打击极少数人利用宗教进行的破坏性活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广泛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村”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第四章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

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十大工程,该规划总投资182099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补助86279万元,县级配套26233万元,群众投工和自筹66687万元,其它2900万元。

分工程规划投资:产业支撑工程投资51830万元,农民增收工程投资12355万元,扶贫开发攻坚工程投资12047万元,基础设施夯实工程投资48501万元,生态环境保护工程29571万元,社会事业发展工程6325万元,乡风文明建设工程投资3050万元,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投资17820万元,管理民主工程投资550万元,平安和谐创建工程投资50万元。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推进农村改革

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支农政策。一是稳定土地承包政策。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的基本稳定,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调动农民投资和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严格土地使用管理制度,严格审批转变土地使用性质,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的流转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二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认真执行中央和省税费改革各项政策措施,突出工作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约束机制,规范农民负担执法行为,强化减负责任制,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第二节营造为三农服务的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和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是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县、乡、村政府应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努力营造农村发展环境。具体为:一是认真贯彻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制定并贯彻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十五”期间,我县出台了《文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决定》、《文山县政府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若干优惠政策》及《文山县扶持龙头企业贴息贷款管理办法》等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二是建立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三是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完善县、乡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科技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民提供信息、购销、信贷等方面的服务,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四是疫病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加强疫病防治,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五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保证农民收入、生活、生产的稳定。

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和完善对农村的服务与管理职能。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在机构整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的服务和管理。加大行政区划调整力度,整合城镇管理体制,精减乡镇机构和人员,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减轻财政负担,提高驾驭“三农”工作的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行政管理保障。

第三节政策保障

一、继续落实和出台扶持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真正实施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认真落实“十五”期间我县出台的《文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决定》、《文山县政府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若干优惠政策》及《文山县扶持龙头企业贴息贷款管理办法》等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紧紧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和文山县《农产品营销和农民经纪人扶持和奖励办法》、积极规范和扶持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他中介组织,通过各类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种养殖大户、营销大户,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生产资料、产品流通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生产风险能力,发挥其在农产、市场、龙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继续加强农业和农村各项建设的投入

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一是根据《农业法》的规定,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各级财政应继续加大农村基本建设投资力度,保证农业投资有一个正常稳定的来源,“十一五”期间,县级财政保证支农资金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二是进一步建立“三农”投入的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国家要在税收、补贴、贴息等方面对“三农”投资者给予优惠和奖励,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经济实体参与兴建农田基本建设工程,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三是调整支农投资方向和重点。重点支持与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四是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投资管理体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切实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投入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三、加快扶贫开发步伐,缩小地区差距

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强化扶贫工作责任制,提高扶贫成效。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和到村到户的原则,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开发重点,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对接,走产业化扶贫的路子。继续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帮助当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产业化经营,为贫困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大科教扶贫力度,完善和健全贫困乡村的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制度和体系,提高贫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掌握适用技术的本领,增强自我脱贫,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增加收入渠道。对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采取移民搬迁的方式,逐步缓解贫困。继续做好与国家和外省市有关对口帮扶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做好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引进工作。

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素质和效益

逐步建立高效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一是创新农业科技体制,完善科技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由政府资助、按专业、分区域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跟踪新产品、新技术、新行业、新领域的发展,及时开展相关知识技能的短期专门性培训。继续搞好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实行持证上岗。继续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调动农民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提高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具有较强功能的农口信息服务网,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和企业市场信息化。加快普及信息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加快信息资源开发,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五、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依法保障农民的各项权利

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法制建设的领导,把农村基层法制建设列入重要日程常抓不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民主法制素质;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社会风气,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强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保障农民利益,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精心组织文明村镇创建,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把创建文明村镇纳入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对乡镇领导干部的考核,加大投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以村户为单位,以改变村容村貌为突破口,重点治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垛、粪土乱堆、禽畜乱跑等不文明现象,打击遏制“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城乡联动,文明结对”活动和组织形式多样、别开生面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农民运动会、农民文艺比赛、农业科技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深化“12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高“村村通”工程的覆盖率,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信息录入:韦家耕

请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